自從一腳邁入職場大門,長胖就開始了......
明明我們從睜開眼就忙忙碌碌,明明一日三餐都在計算著卡路里,明明辦了健身卡請了教練,還自學成為民間帕學大師 (帕梅拉) ,甚至忙起來連飯都來不及吃,廁所都顧不得上,怎么去年的褲子又穿不進去了?。?!
一年到頭,錢包都還沒鼓起來,肚皮先鼓了......
工作使人肥胖,并不是聳人聽聞。
據中國營養學會、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在《2021中國白領女性健康膳食白皮書》中的調查結果顯示,“全國18—49歲的職場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0%和12.5%,尤其40—49歲城市女性的超重率較高,與過去十年相比,超重率明顯升高?!?nbsp;
明明工作這么累,人卻能越來越胖?乍一看仿佛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,但你仔細想想,這一切似乎又合理的很。
何以解憂,唯有零食。
人在壓力大時,進食就會莫名其妙的增加。不管是寫不出稿子的新媒體編輯,剪不完片子的剪輯,被客戶罵的銷售,還是吵不贏產品經理的程序猿,不開心了不是下樓抽煙,就是去便利店掃貨。
似乎打工人的快樂總是轉瞬即逝,但食物能總能給你最簡單的快樂,而桌面上堆滿了零食的同事,往往也是辦公室里最受歡迎的那個人。
從科學的角度講,靠吃零食緩解焦慮,并不是因為自制力差,而是皮質醇在泛濫。皮質醇是一種讓身體保證在潛在威脅下保持專注、機警的能力的一種類激素。
但當你長期處于壓力、焦慮、負面情緒時,皮質醇就會長期偏高。這時皮質醇的負面效應開始顯現為新陳代謝的變動:血糖升高、食欲增加、體重上升、容易疲勞......
而職場,原本就是一個會產生各種情緒卻又不能隨意發泄的地方。
身體和意志的雙重消耗之下,人的一切情緒都化為食欲,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咀嚼與吞咽,變成噸噸作響的小肚腩。
或許你會問,都知道自己胖了,怎么不去運動呢?還不是因為懶!動動腳趾頭就能知道管住嘴、邁開腿才能瘦。
開口批判之前,讓我們去看看一個生活在一線城市的白領,被現實因素裹挾到動不起來的日常:
“盡管10點才打卡,早上8點多就已經在趕往去公司的路上,每天至少工作8小時,下班回到家還沒來得及緩口氣,就眼看到晚上十點了,這還是不加班的時候?!?nbsp;
“雖然一天走不了三千步,但大腦高強度的工作了一天,身體已經疲憊到沒有實力去健身房鍛煉。一到周末只想在家躺著睡覺,最好誰都別叫我出門?!?nbsp;
晚睡晚起、早餐消失、飲食不規律,每天從家掙扎去公司的路是一天最大的運動量已成為常態,他們不是懶,而是真的沒時間。
這時候你站出來指責一個每天都困著上班,困著下班的人不去健身房,不去規律運動,就跟問出“何不食肉糜”的晉惠帝一樣。
大概率會被這樣懟“我們打工人也不是完全不健身,我們每天都在辦公室做這些運動:熬夜、背鍋、廁所排隊、搶會議室!”
因為沒時間給自己準備便當,午飯交給外賣已經成為職場人的日常,這時候對自己身材有要求的都市麗人都會點一份輕食,而相比普通午餐,輕食是真的貴??!
“一兩塊雞胸肉或牛肉佐加上西藍花,再加上一坨胡蘿卜、紫薯、玉米等五彩斑斕的粗糧,底下還有一層厚厚的生菜葉子,而這一份能把人吃抑郁的輕食往往起步30+,一些熱門商圈里得賣50+。中午一邊吃草一邊安慰自己這樣健康,但下午整個人心態就崩了,就這樣也沒絲毫沒瘦?!?nbsp;
胖都只是表象,深藏其后的打工人亞健康現狀,才是真的不容小覷。
在基于357413份調研數據的 《2020上海職場白領健康指數報告》中顯示,上海身體無異常的白領人數不足0.5%。
其中女白領增長最快的異常情況是頸椎生理曲度改變、外痔、子宮肌瘤;男性白 領增長最快的異常情況是甲狀腺結節、慢性咽炎和脂肪肝。
而更多新聞也在不斷刺激著職場人脆弱的神經??
越來越多意識到健康問題的職場人,已經開啟了自救,早早穿上秋褲,在保溫杯里泡上枸杞,提前一站下車步行回家......
說到底,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。到底是選擇運動減肥、控制飲食,還是繼續放縱自我,都是你的自由。
畢竟人的一生會遭遇無數麻煩,變胖也只不過是其中之一。
要知道,
因為認真工作長胖的你, 并不孤單。
文 / Nova 閱:131
在線預約享受建站8折